霞浦三沙镇有什么特点
三沙村民历史上就有用石头,石条建房的传统,许多房子从墙基到墙体都是用石头砌成,平台、屋顶用长石条铺盖,整座房子就是名符其实的石厝。
三沙人对渔船十分“敬重”。渔船年前回港后都要披红挂彩。除“令旗”外,渔船的每个重要部位都要装饰。船头贴“福”、船眼贴“龙目光彩”、主桅贴“送风得利”、船尾贴“海不扬波”、舵贴“万军主帅”等,水仙门(船舷两侧供货物进出的门)要插上系着红线的树枝驱邪。虽然渔船逐渐有了现代装备,但源于木帆船的风俗还是继承下来了。
同闽南沿海的民众一样,三沙渔民最敬仰的“神”也是海上女神妈祖。三沙民间除了供奉妈祖的天后宫外,还有关帝庙、九使宫(供奉广利王)等。
元宵、清明、端午、冬至等重大民俗节日,三沙人的过法和闽南如出一辙。农历七月廿九,三沙人要过“普渡”,这也是典型的闽南风俗,整个霞浦县除了三沙外,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地方了。
霞浦有什么好吃的美食
霞浦虽然不算风景名胜,那里的海虽然没有我们的“母亲河”那么磅礴,那里的山虽然没有华山那么险峻,但也别有一番风味。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霞浦有什么好吃的美食,希望大家喜欢。
霞浦晚熟荔枝
霞浦晚熟荔枝属我国最北缘经济产区荔枝品种,具有迟熟、醮核率高、优质等特点。近年来,在县科技局指导扶持下,改良品种、科学管理,产量不断增加,年均采摘量800多吨,产值400多万元,为果农增加了收入。
霞浦种植荔枝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据县志记载,宋末文天祥参军谢翱诗《故园秋日曲》一句“食尽满园绿荔枝”表明当时霞浦栽培荔枝已相当广泛。县志记载,明代以前从福州传入元红品种,植于东吾洋沿岸地区。明代列为贡品,年纳贡140公斤以上。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参加全国荔枝科研协作组,承担荔枝丰产、稳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1991年在北京参加“七五”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获银奖。制订的《霞浦晚熟荔枝》地方标准已由省质监局2001年9月发布。2003年再次被福建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局、福建省优势果类发展规划(2004-2010年)列为荔枝生长优势产区,2006年被定为农业部南亚热作名优基地。是农业部《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特色果品荔枝优势区域。霞浦晚熟荔枝主栽品种为“元红”,荔枝分布的东吾洋内海湾,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同纬度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适宜于荔枝生长发育,荔枝在域内表现大果、迟熟、质优、醮核、无霜冻等特点,多次经省农业厅、农大、农科院荔枝专家论证,霞浦荔枝地缘晚熟优势明显,为全国最北的荔枝经济栽培产区。果实心形,果顶渐尖,顶端钝圆,果肩微凸,果面鲜红色,龟裂片隆起小刺;果肉乳白色,半透明,肉质细滑,汁多化渣,甜酸适口,香气浓醇;可溶性固形物17-23%,单果重20-25g,醮核率80%以上。
霞浦沙江牡蛎
霞浦沙江牡蛎霞浦县沙江镇农业服务中心
霞浦沙江乡一带产量较高。所制蛎干,颗粒饱满,呈金黄色,香醇甘美。
宁德大黄鱼
体黄唇红、肉质鲜美的大黄鱼素有“国鱼”之美誉,而宁德素有“大黄鱼之乡”的美称,是我国大黄鱼产业的发源地与最大规模的养殖基地,年养殖大黄鱼近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出口量约占全国的80%。以大黄鱼为主打品牌的水产业成为闽东地区的产业支柱,并引领宁德渔业产业走向规范与兴盛。
霞浦海带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台湾海峡西北岸,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著名的东冲半岛之上。霞浦县素以滩涂养殖闻名,拥有中国最美的滩涂风光。
“霞浦海带,是全国最好的海带,其口感之美,质量之优,举世无双,是集佳肴良药于一体的珍宝!”宁德市海洋渔业局的一位专家这样说。据了解,由于霞浦县海域不存在工业污染,同时海带养殖的区域,都和大黄鱼等海水鱼养殖区域相邻,拥有清洁、富含营养物质的海水,使得霞浦海带不论从形态、口感、营养,都优于国内其他海域生产出来的海带。
据霞浦县志记载,霞浦县沿海水域在低潮线下2米~3米深度岩石上分布有野生海带。20世纪40年代,三沙镇沿海和海岛乡农(渔)民开始零星采收养殖,使霞浦成为南方最早采养海带的县。经试验性养殖取得成功后,闽东海带育苗室(后称三沙渔业公司育苗室)利用自然光进行室内种海带培育和采苗试验,亦获成功,并开始批量向海带养殖区供应秋苗。上世纪80年代初,三沙渔业公司育苗室海带夏苗在自然海区渡夏成功,大大提高了生产高产优质海带的能力。经过50多年的不断发展壮大、技术革新和苗种选育培养,霞浦海带形成了独有的品质特色。霞浦海带产区已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列入“第六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霞浦榨菜
霞浦是全国三大榨菜基地之一,霞浦的气候、土壤都十分适合种植榨菜,出产的榨菜个大、肉质好,最大的可达3.5斤,许多回来探亲的华侨都喜欢吃本地榨菜。霞浦县把榨菜作为霞浦三大品牌之一来抓,全力争创“霞浦榨菜”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形成自己的品牌。
“霞浦的气候、土壤都十分适合种植榨菜,出产的榨菜个大、肉质好,最大的可达3.5斤,许多回来探亲的华侨都喜欢吃本地榨菜。”县农业局经作站站长胡志强说。为推动榨菜产业快速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今年,这个县把榨菜作为霞浦三大品牌之一来抓,全力争创“霞浦榨菜”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形成自己的品牌。同时,农业部门深入开展技术培训,在生产关键时节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生产,并引导种植大户组建专业营销队伍,成立霞浦古县鑫农榨菜专业合作社,稳定榨菜价格,及时解决种植户在生产、销售、加工等环节出现的问题。
在去年秋收过后,霞浦农业部门就积极引导农民把水田放干、挖沟整田,种植榨菜,并为农民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看好榨菜行情的孙笃存也信心满满,给我们算一笔经济账:按经济价值算,种榨菜比种油菜、水稻等其他作物经济价值就要好得多,每亩都要增加1000元钱;按时间来推算,榨菜更方便于大春生产,可在当年11月至第二年3月这段冬闲时间种植,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冬闲田”就变成了“挣钱田”了。
霞浦三沙镇附近美食有哪些
1、文蛤蒸蛋
跟别的地区的许多肉末蒸蛋比起来,在海边的港口中的人们用海鲜来蒸蛋显然比较实在。文蛤的味道鲜美,加入打好的鸡蛋液中,蒸出最鲜美最下饭的油润咸香,吃起来让人欲罢不能。
2、乌米饭
乌饭是人们采集野生植物南烛树的叶子捣成汁,用汁汤将糯米浸泡后放入木甑里蒸熟而成,颜色乌黑发亮。具有祛风解毒,去湿延年的功效,是深受霞浦人民喜爱的特色小吃。
3、地瓜杯
霞浦县地方传统美食之一,因主要的制作原料是番薯,制作成状如杯子的食品,而得名“番薯杯”。番薯杯不仅口感好、味道美,而且形状小巧可爱。中央电视台第二频道财经栏目曾经采访报道过这一美食。
霞浦三沙镇有什么好玩的
1、霞浦高罗沙滩海滨度假村
高罗海滨度假村位于霞浦县东南,面临浩瀚的太平洋,距县城35公里。宽阔沙滩长达2000余米,面积90公顷。碧波荡漾,般天舟点点,海鸟成群。海面上星罗棋布的大小岛屿风光秀丽、美不胜收,构成一幅幅天然的海景画卷。
2、大京城堡
大京城堡,古称大金,地处福建省霞浦县东南海滨,靠近浙江。当地居民以渔业和农业为主,民风淳朴。引用浙江人的话,“北上去青岛,南下去大京”,可见大京在江浙人心中的地位。大京渔村距县城40公里。这里三面傍山,东面临海,山川毓秀,地灵人杰。大京古城堡,历经六百载风雨至今,保存基本完好,据说是现今全国最长的乡村古城堡,1991年被列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霞浦北岐
北岐村是紫菜养殖场,满滩满海散落着紫菜架和船只。涨潮时海上忙碌的船只穿梭在浮标竿影(紫菜架)之间,与大海、远山、岛屿浑然一体。退潮时海滩的纹理渐显秀质,劳作的渔民游动在虎皮滩上,使得这片滩涂更具韵律美和动态美。爱好摄影的朋友,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拍摄,都无法抗拒那些由光影变幻组合而成的五彩滩涂的诱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