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服饰的形容词(东汉服饰)

日期:2024-03-04 13:05:12 作者:

汉朝服饰的形容词(东汉服饰)

汉朝服饰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那么汉朝服饰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1、汉服具备独特的形式,其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宽袖,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

2、汉服的基本款式有九类,在基本款式下又因其领口、袖型、束腰、裁剪方式等的不同变化演绎出几百种款式。他与西服大不相同,与那些即使受到汉服影响而产生的韩服、和服等服饰也不同,足以体现华夏民族的特色。

3、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

以上的就是关于汉朝服饰的基本特点有哪些的内容介绍了。

汉朝女子服饰种类,名称

女子汉服基本结构

汉服大多分为三个种类:

第一种是“上衣下裳”相连在一起的“深衣”制,类似现在的女生连衣裙。

第二种是“上衣下裳”分开的“深衣”制,包括冕服、玄端等,是君王百官参加祭祀重要活动等的正式礼服,类似现在的女性职业套裙装。

第三种为“襦裙”制,主要有齐胸襦裙、齐腰襦裙、对襟襦裙等,一般用于常服,实际上也属于上衣下裳制,咱可以类比为如今女性出席重要场合的礼服。

大多数汉服由布和帛所制作形成,从上到下分为领、襟、衽、衿、裾、袖、袂、带、韨等十个部分。古代人讲求对称,追求规整与圆满,因此服饰的前后具有对称性,在制作的过程中,前襟后襟所使用的布料必须大小相同。

其实汉服并不只是一套服饰,它还包括衣裳、首服、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在这里笔者着重为大家介绍服装,古代汉服虽然没有现代汉服颜色这么鲜艳,但上面也有着各色各样逼真细腻的花纹。

汉朝女子服装介绍

说完汉服,那咱就来说说汉朝服装。“汉服”并不等同于汉朝服装,汉朝服装是象征着一个朝代的传统服装。汉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曾经影响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汉朝传统服饰最早记载见于《汉书》:“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

这里的“汉”主要是指汉朝,乐汉衣服制度主要是指汉朝的服装礼仪制度。那么在这种严苛的思想下,又会产生怎样的汉朝服装呢?

在独尊儒术思想的影响下,汉朝服装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服装的色彩、纹饰都因为等级有着严格的界限分明。而今天,笔者将主要为大家带来汉朝女子服装介绍。

汉朝服装延续了春秋战国时期服饰大气明亮的风格,在图案的选择上,提高了审美价值,充满了浓郁的神话色彩。但当时手工业并不发达,因此服装大多以俭朴为主,端庄而典雅,是汉朝服装典型的特点之一。

汉朝女子的主要服装大致分为三种:曲裾深衣,汉代直裾女服,襦裙。

第一种,曲裾深衣。曲裾深衣是汉朝女子最常见的服装之一,这类服装相较于其他两种比较紧身且窄,长可曳地,并且不露足,下摆一般呈喇叭状。从西汉初年始,贵族妇女的礼服开始采用深衣制。

《礼记·深衣篇》有言:“名曰深衣者,谓连衣裳而纯之采者。”

曲裾深衣的衣袖有宽和窄两种样式,袖口大多镶边,或者绣以精致的花纹,衣领部分通常用交领,领口非常的低,以便露出里衣。

那么如何区分身份等级呢?曲裾深衣虽然是汉朝自上而下都可以穿的礼服,样式基本相同,但却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质料和配饰来表明身份的不同。

第二种,直裾女服。在西汉时期便已经出现了直裾。(直裾指汉服剪裁中前后大身部分的方形平直的布幅。

汉代字书《急就篇》就曾有记载:“襜褕,直裾禅衣。”

但是直裾在当时并不能作为官方的礼服,因为古代的裤子大多是没有裤裆的,如果这种裤子穿在里面,不用外衣遮挡的话,很容易露出来,这在当时规矩森严的封建社会,是被认为不雅也是不敬的表现。

直到后来出现了有裆的裤子,直裾才逐渐取代深衣,开始变得流行。

第三种,襦裙。襦裙是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合称,是典型的“上衣下裳”衣制。上衣叫作“襦”,下身则叫“裙”,下裙以素绢四幅连接合并,上窄下宽,腰间施褶裥,裙腰系绢带,款式就像现在的裹裙。

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上襦下裙的服饰,虽然到了汉朝时期,当时深衣已经普遍流行,但襦裙依旧是汉朝女子主要的服装之一。

汉朝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服装的进步,相信许多人都不知道,中国古代的内裤正是由汉朝的权臣霍光发明。当时霍光的女儿霍成君是皇后,可是皇帝并不宠爱她,为了帮助女儿获得宠爱,霍光便对皇帝说:宫中女子衣着太过随便,如果穿上改良版的臀衣,那便再好不过,这便是中国古代内裤早期的雏形。

汉朝对于服装极其有研究,而汉朝服装的简称“汉服”却与现如今流行的“汉服”被大家所混淆。但笔者相信,这篇文章能够让大家了解到汉朝服装与汉服的不同。

虽然今天兴起了“汉服热”,但这从本质上来说,仍是中国传统文化兴起的体现。它象征着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以及中国古代人民对服装的审美。

汉朝服饰的简介

汉朝的冠服制度,大都承袭秦制。汉服为汉族传统服饰。汉朝服饰直至东汉明帝永平二年,才算有正式完备的规定。汉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单衣﹞、襦﹝短衣﹞、裙。汉代因为织绣工业很发达,所以有钱人家就可以穿绫罗绸缎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汉朝的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也有长袍,裙子的样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春秋战国时期,服饰大致沿袭商代的服制,只是略有变化。衣服的样式比商代略宽松,衣袖有大小两式,领子通用矩领,没有扭扣,一般在腰间系带,有的在带上还挂有玉制的饰物。当时的腰带主要有两种:一种以丝织物制成,叫“大带”或叫“绅带”;另一种腰带以皮革制成,叫“革带”。这时出现了曲裾深衣,与其他服装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连这一特点之外,还有一明显的不同之处,叫“续衽钩边”。“衽”就是衣襟,“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钩边”就是形容衣襟的样式。它改变了过去服装多在下摆开衩的裁制方法,将左边衣襟的前后片缝合,并将后片衣襟加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时绕至背后,再用腰带系扎。

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秦汉时期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另外,汉代窄袖紧身的绕襟深衣。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衣上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

汉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着。这种服饰早在西汉时就已出现,但不能作为正式的礼服,原因是古代裤子皆无裤裆,仅有两条裤腿套到膝部,用带子系于腰间。这种无裆的裤子穿在里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裤子就会外露,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着曲裾深衣。以后,随着服饰的日益完备,裤子的形式也得到改进,出现有裆的裤子(称为“裈”)。由于内衣的改进,曲裾绕襟深衣已属多余,所以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并替代了深衣。

声明: 本文由电商资源网内容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