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为什么被踢出太庙(朱高炽最后回太庙了吗)

日期:2024-04-04 05:31:02 作者:

朱高炽为什么被踢出太庙(朱高炽最后回太庙了吗)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朱高炽为什么被踢出太庙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朱高炽最后回太庙了吗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朱高炽为什么被踢出太庙 是谁把他移出了太庙

1、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朝第四位皇帝,他心存仁爱,在位时间虽短,却为百姓谋了不少福祉。身为大明皇帝,他死后牌位入住太庙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朱高炽的牌位竟然被人给移出了太庙。朱高炽为什么被踢出太庙?究竟是谁这么大的胆子,敢做出这样的事情?

2、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就病重去世了,死后庙号仁宗,被葬在了明十三陵的献陵中。历史上对朱高炽的评价还蛮高的,说他仁政爱民,一心为公,虽然他不是文武双全的人,可朱高炽在位时也并未做过什么昏庸过分的事,这样的他后来却被踢出了太庙,而将朱高炽的牌位移出太庙的不是别人,正是嘉靖皇帝朱厚熜。

3、明朝太庙有规定,最多只能放七个牌位,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皇帝的牌位都能够待在太庙里的。嘉靖皇帝朱厚熜是从兄长那里继承的皇位,因为朱厚照没有儿子能够继承皇位,所以把皇位让给了弟弟朱厚熜。

4、嘉靖皇帝继承皇位后,他就心想着自己的生父也应该被追封为皇帝才行。嘉靖皇帝的这一想法遭到了许多大臣的反对,然而嘉靖帝并不是个会听大臣话的人,他跟大臣们僵持了很久,最终他赢了,可以如愿以偿把父亲的牌位接到太庙里。

5、可嘉靖帝要把父亲牌位放在太庙,就要从太庙中移出来一个。太庙里的几位先皇,朱棣跟嘉靖帝的亲缘关系比较远,可朱棣一生丰功伟绩,他的牌位万万动不得。这个时候嘉靖帝便想到了明仁宗朱高炽,朱高炽是朱棣的儿子,他只在位不到一年的时间,将他的牌位移出太庙,应该是相对而言阻力最小的了。于是朱高炽的牌位就这样被人从太庙中移出来了。

朱瞻基为什么被踢出太庙

1、朱瞻基(1398年-1435年),号长春真人,庙号宣宗。朱元璋的曾孙,明仁宗朱高炽之子,母诚孝昭皇后张氏。明代第五位皇帝,书画家。历史上朱瞻基没有被踢出过太庙。

2、朱瞻基早年深得祖父永乐皇帝的宠爱,于永乐九年(1411年),被立为皇太孙,相从永乐帝巡幸北征,还选用翰林诸臣为其讲经史、习政务、增广见识。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死后,朱瞻基即位。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将朱高煦父子废为庶人,禁锢京师。

3、在政治上,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提升内阁地位,任用“三杨”、蹇义、夏原吉等。清革前弊,整顿统治机构,实行精简和裁冗措施,以振朝风。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对外关系上,进行第七次郑和下西洋;停止用兵交趾,节省了大批人力财力,也利于交趾与中国各族人民的交往。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朱瞻基因病逝于乾清宫,享年38岁。

4、朱瞻基在位期间实行了一些减轻民困的措施,蠲免税粮、复业流民、赈灾救荒等,在稳定明朝统治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5、其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实行明仁宗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史称“仁宣之治”,开创了明王朝的“永宣盛世”。但因其减免田赋,常成空言,立内书堂,教小内使读书,宦官始通文墨,司礼监掌印及秉笔太监之权渐重,导致明朝加速灭亡。朱瞻基情富才全,不仅是文治武功,还雅尚翰墨,尤工于画,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俱佳。

朱高炽为什么被踢出太庙朱高炽简介

1、永乐22年7月18日,65岁的永乐皇帝在北征反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因此秘不发丧,将军中的漆器融成一口大棺材,将成祖的遗体装入棺材中,每日还是照例进餐、请安,只是皇帝的车帘再也没有掀开、皇帝也在没有说话,军中一切如常,同时,派杨荣与太监海寿进京密报,朱高炽得知后立即派儿子朱瞻基出京迎丧,由于大臣们的精心安排,总算没有爆发什么叛乱,政权得以平稳过渡。

2、因为明嘉靖皇帝是藩王出身,因明武宗无子,得以继承皇帝位置。明嘉靖帝想将他的亲生父亲供入太庙,古代太庙供奉是有名额限制的,因此决定将朱高炽移出太庙。

3、古代,天子太庙里只能供奉七个牌位,嘉靖皇帝是继承了伯父的皇位,他为了将自己生父的牌位安放进太庙,必须移除一位。

4、首先明太祖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肯定是不能动的。那么按照血缘关系,最远的就是明太宗朱棣了。但是明太宗朱棣功绩巨大,而且和嘉靖一样,同样是旁支登上帝位的,所以也是不能动的。

5、根据礼法,称“祖”是不能被移出太庙的,于是嘉靖帝绞尽脑汁把朱棣的庙号改成了明成祖,而且朱棣虽然不是开国皇帝,却有开国之功,也符合礼法。嘉靖帝便把朱棣的庙号从太宗改为成祖,牌位百世不迁。这才拥有大家之后所指的明成祖朱棣,这待遇连唐太宗李世民也没有。

6、那么除了明太祖和明成祖,最远的就是明仁宗朱高炽了,最后就把明仁宗朱高炽的牌位移出了太庙正殿,况且朱高炽在位时间非常短,也不会有太大阻力。嘉靖的生父兴献帝成功地进入了太庙,嘉靖终于得偿所愿,可怜的明仁宗仁孝天地,却被后世子孙移出了太庙。

7、1425年,饱受肥胖症折磨的朱高炽在北京突然暴病而亡,终年47岁,在位仅十个月

明仁宗朱高炽为什么被嘉靖帝移出太庙

1、嘉靖帝原本是想把明成祖朱棣踢出去的,这可吓坏全部重臣了。明成祖朱棣的丰功伟绩是全部君王不可以对比的,在重臣的想劝下,嘉靖皇上比照了一下太庙七位皇上的贡献,最终决策把当政时间短速度快,没有显著功绩的明仁宗移出太庙,把自己爹的排位赛封皇后装进去。可伶的明仁宗,仁孝天地,到头来,却被后人子孙后代移出太庙。唐朝之后,七庙规章制度早已变成了九庙规章制度,可以敬奉君王的九世先祖。到了嘉靖时,他是第十一个皇上,建文皇帝和景泰帝是没有庙号的,不可以进到太庙,因此还剩一个部位,他想为自己留个部位,那样恰好就满了,但假如他要把朱佑杬也供入太庙,那麼就不足了,那该把谁移出太庙配殿呢?

2、中国历代王朝的宗法制是“亲尽则祧”,便是超过了与在职皇上的亲缘关系的皇帝牌位,可以放进太庙后边的偏殿中独立敬奉,那麼谁和嘉靖帝的关联比较远就清除谁的牌位,因此时代离的较为远的皇上牌位当然变成嘉靖帝着手的目标。最先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做为开国帝王,肯定是不可以动的。那麼依照亲属关系,比较远的便是明太宗朱棣了。可是明太宗朱棣贡献极大,并且和嘉靖一样,一样是旁支走上皇位的,因此也是走不动的。依据礼法,称“祖”是不可以被移出来太庙的,因此嘉靖帝煞费苦心把朱棣的庙号改为了明成祖,并且朱棣尽管并不是开国帝王,却有开国功臣之功,也合乎礼法。

3、除开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比较远的便是明仁宗朱高炽了,最终就把明仁宗朱高炽的牌位移出来了太庙配殿,更何况朱高炽当政的时间特别短,也不会有很大摩擦阻力。嘉靖的亲生父亲兴献帝取得成功地进入了太庙,嘉靖总算如愿以偿,可伶的明仁宗仁孝乾坤,却被后人子孙后代移出来了太庙。太庙的配额但是比较有限的,太庙是敬奉祖先的地区。从周王朝逐渐,设七庙敬奉七位先祖,即四亲(父、祖、曾祖、汉高祖)庙、二祧(高祖的父和爷爷)庙和祖先庙。

4、太庙里离朱厚熜关联较为远的是明太宗朱棣,可朱棣的牌位不能动啊,没有朱棣那皇位就是朱允炆一支的了,根本用不上明嘉靖做皇帝。为了更好地尽快使朱棣的牌位不移出来太庙,各位重臣就从朱棣的庙号上操作能力了,由于历史皇帝一般庙号都是“祖”,称“祖”的皇上牌位是不能移出来太庙的。嘉靖帝便把朱棣的庙号从唐太宗改成成祖,牌位百世快递不迁。这才有着大伙儿以后所说的明成祖朱棣,这工资待遇连李世民李世民都没有。那般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和朱棣的牌位都动不了,那仅有把朱棣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的牌位清除太庙,这就没有遇到哪些非常大的摩擦阻力了。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朱高炽为什么被踢出太庙和朱高炽最后回太庙了吗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声明: 本文由电商资源网内容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