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火和凯尔特人(央视解说2012热火凯尔特人)

日期:2024-04-03 08:00:21 作者:

热火和凯尔特人(央视解说2012热火凯尔特人)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热火和凯尔特人,以及央视解说2012热火凯尔特人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热火和凯尔特人谁厉害

1、在阵容方面,热火队后卫线上拥有凯尔洛瑞、奥拉迪波、文森特、希罗。常规赛主力后卫洛瑞有伤在身,文森特与奥拉迪波都有着不俗的防守能力,而希罗作为第六人,则是球队第二火力点,不过其防守略弱。凯尔特人队后卫线上有斯马特、怀特、普理查德,攻防兼备,除了组织稍差,没有明显漏洞,不过热火后场组织能力也相当一般。

2、锋线上,凯尔特人队拥有塔图姆、杰伦布朗、格兰特威廉姆斯,热火队锋线群,则由吉米巴特勒、PJ塔克、斯特鲁斯、马丁领衔。总体来看,凯尔特人锋线进攻上要强于热火,防守上相差无几,热火略胜一筹。

3、内线凯尔特人明显胜过热火。热火队的阿德巴约、戴德蒙要对抗凯尔特人的罗伯特威廉姆斯、艾尔霍福德、泰斯3大悍将,可能比较吃力。进攻端,凯尔特人3大内线均兼具篮下得分与外线远投,而热火队阿德巴约自主进攻能力是明显短板。

热火和凯尔特人几比几

1、凯尔特人队以3-2领先,东部决赛第6场将回到波士顿进行。

2、凯尔特人队的布朗得到25分和4个篮板,塔图姆得到22分、12个篮板和9次助攻,霍福德得到16分、7个篮板和5次助攻,怀特得到14分和5次助攻。热火队的阿德巴约得到18分和10个篮板,文森特得到15分,巴特勒18投4中,得到13分、6个篮板和4次助攻,罗宾逊得到11分和4个篮板,文森特得到10分,塔克得到7分和11个篮板。

3、凯尔特人队的斯马特复出回到首发。开场后凯尔特人队就反客为主,他们以7-2领先。阿德巴约还击4分,霍福德和怀特轮流得分,凯尔特人队保持领先。巴特勒三分中的率队打出9-3的反击波反超领跑,霍福德罚球追平,文森特左翼跳投命中,首节结束时热火队以19-17领先2分。

都是三巨头,为何很多人批评热火,而认可凯尔特人呢

2008年,绿衫军三巨头年龄最大的是雷阿伦33岁,最小的是皮尔斯31岁。2010年热火三巨头年龄最大的是韦德28岁,詹姆斯和波什都是26岁。两对组合平均年龄分别是32岁和26.7岁。你就算分开算,热火最大的韦德也就比皮尔斯小三岁,可在篮球和足球领域,差三岁,身体各方面差的都不是一星半点。但是皮尔斯这三岁也是比韦德虚大了,韦德06年就捧杯,后面虽然也没怎么打进季后赛,但季后赛经验那肯定是比皮尔斯要丰富太多。

当时,加内特在森林狼也是过的不尽人意,季后赛打的最好的时候也就进了西决。雷阿伦也是季后赛打的难受。所以这三个过了30的老将报团,没人说什么,甚至森林狼球迷还祝福加内特可以在凯尔特人可以夺冠。现在都说詹姆斯报团,无非就是26岁就去了热火,组了三巨头。其实现在回头看看,当时骑士没钱也没人,詹姆斯受不了想走正常,热火也是基本上韦德一个人撑着,猛龙也是没几个能打的。

现在回头看,热火三巨头最舒服的还是波什,虽然在热火,数据被严重打压,但一提热火三巨头,没人会忘了他,最主要的是和热火签了亿元合同,不打球照样领工资。妥妥的人生赢家。其实说到底大家为什么一直诟病詹姆斯巅峰报团,我个人认为就是因为年龄。我上面也说了,凯子三巨头均龄32,热火三巨头均龄26.7。差不多整整6岁。NBA球员大多都是10年的巅峰期,你这差了6岁去报团,肯定会有人说的。

当年斯特恩叫停保罗去湖人的交易时,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保罗好像06-07赛季结束后的事情,后面07-08赛季保罗就打出了最近接MVP的那个赛季。过了1年,斯特恩放任了波士顿搞了三巨头。再后来,联盟就再也没有阻碍过超级球队的成立。热火3巨头,湖人4巨头、篮网3巨头(皮尔斯、加内特、德隆威廉姆斯)、雷霆3巨头(猛男、甜瓜、乔治),这些都是通过运作得到的结果。也就是说,由于07年,也就是勒布朗单挑GDP那个赛季的收视率太过于拉跨(那怎么办,本来是看勒布朗逆天的,但是巅峰邓肯和巅峰波波才是永远的神),联盟没有办法,必须允许超级球队建立以挽回票房。

2022年热火为什么输给凯尔特人

2022年热火输给凯尔特人有很多原因:

1.巴特勒在第一场东决就遭遇了伤病,后面复出状态也不如从前。

2.塔克和希罗状态下滑严重,尤其是塔克,季后赛场均得分不过6分,和常规赛判若两人。

3.替补席得分能力不足,洛瑞和塔克状态下滑,斯特鲁斯和文森特也扛不起进攻大旗,热火得分只能靠首发。

4.凯尔特人全民皆兵,尤其替补席上的怀特、普理查德、格威和霍福德,都能在首发得分紧张的时候帮助球队渡过难关。

5.联盟在判罚上的修改让热火队的造罚球能力受阻。

6.伤病情况在今年热火和凯尔特人的东决系列赛之前就存在了。

总之,热火输给凯尔特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声明: 本文由电商资源网内容来源网络